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签署公告,将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国信配资,并称此举旨在确保美国引进的是高技能、不能被美国人替代的人才。
在近期猛砍联邦教育经费的背景下,这就好比一位餐厅老板一边解雇自家厨师,一边拒绝招聘新的厨师——难道特朗普也想给顾客吃预制菜吗?
9月19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签署公告,将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来源:视觉中国
政策突袭:从数千美元到十万美元的跳跃式改革
H-1B签证允许美国公司雇佣外籍专业技术人员,以填补国内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的专业职位空缺,主要被美国科技企业用于吸纳高学历技术移民。19日的公告将H-1B签证的经济门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前,企业为H-1B签证支付的费用通常在数千美元,而新政策将成本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特朗普在签署公告时抛出惊人逻辑:如果企业不希望支付10万美元,那雇美国人就可以实现。这种将人才价值粗暴等同于金钱数字的表态,暴露了其对高学历技术人才的极不尊重。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更宣称:这一费用“按年计算”。赤裸裸地要求企业每年为每位外籍员工向政府“进贡”10万美元。
9月19日,美国华盛顿,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白宫发表讲话。来源:视觉中国
政策突袭背后,是H-1B签证长期存在的“名额困境”。根据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的数据,每年新发H-1B签证的名额上限为8.5万个,而2024年申请量已超过78.1万份,中签率低于10%。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特朗普可以肆无忌惮地大薅羊毛。
笑里藏刀:签证费成为美印博弈新武器
根据美国公民与移民事务局的报告,截至去年9月的2024财年,71%的H1-B签证颁发给了印度公民,主要集中在IT外包、软件开发等领域。
H-1B新政出台时机恰与美印贸易摩擦升级形成微妙呼应:特朗普8月6日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关税提升至50%,美印关系急转直下。而此前两年间,双方已在钢铁关税、数据本地化法案等问题上多次交锋,印度政府始终拒绝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2月13日国信配资,美国华盛顿,特朗普与莫迪握手。来源:视觉中国
9月17日是印度总理莫迪75岁的生日。特朗普提前一天与莫迪通话祝福:“我祝他生日快乐,他做得非常出色”。莫迪回应,“谢谢你,我的朋友特朗普总统”。特朗普和莫迪的一来一往,丝毫看不出两国如今尚处于贸易战之中。
然而仅仅三天后,特朗普就将签证费用作为对莫迪政府的又一次经济施压,将直接影响印度数十万科技工作者和外包产业。这种笑里藏刀,说翻脸就翻脸的动作让人瞠目结舌。
限制移民: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连续剧
特朗普在签署公告时直言不讳:这“实际上给了企业雇美国人的动力”。卢特尼克则抨击H1-B制度“太糟糕”,“是骗局”,称它让外国工人拿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
这套说辞与特朗普强化非法移民打击政策完美呼应:
6月7日,特朗普向洛杉矶部署20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协助开展针对非法移民的大规模搜捕;
9月4日,执法机构突袭佐治亚州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电池工厂,抓捕475名没有合法身份的工人;
9月4日,美国佐治亚州,执法机构突袭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电池工厂。来源:视觉中国
9月19日,国土安全部宣布终止在美叙利亚移民的临时保护身份,同日特朗普政府请求最高法院剥夺数十万委内瑞拉移民的临时合法身份保护。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简单粗暴:不管合法非法,只要不是美国人,通通都不欢迎——除非你每年愿意支付10万美元入场费。
教育经费大砍,特朗普的人才培养神逻辑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特朗普试图通过签证限制倒逼工作岗位回流的同时,其政府持续削减教育经费的政策正在加剧本土人才供给危机。
特朗普今年上台后,对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的所谓“反犹主义”状况进行全面审查,威胁削减或冻结联邦拨款。9月19日,美国教育部将哈佛大学置于“加强现金监管”状态,这场缠斗再次升级。
特朗普政府的算术题令人费解:一边减少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资源,一边大幅提高引进国外人才的成本。不知道这种既堵前门又关后路的策略,如何保障美国高技能人才供给?
科技巨头陷两难,献媚后的尴尬沉默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亚马逊是2024年获得H-1B签证最多的美国企业,上半年就拿下了超过1万张签证。排在之后的包括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微软、元、苹果和谷歌。
特朗普坚称科技行业不会反对这一举措,卢特尼克更表示“所有大公司”都站在同一立场上。然而迄今为止,亚马逊、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集体保持沉默。
9月4日,美国华盛顿,特朗普在白宫国宴厅宴请科技界领袖。来源:视觉中国
这沉默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就在9月4日,这些科技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还在白宫宴会上对特朗普极尽奉承之能事。比尔·盖茨感谢特朗普“出色的领导”,蒂姆·库克称赞特朗普“为创新定下基调”,萨姆·奥尔特曼则称赞特朗普“亲商业、亲创新”。
如今面对这天价签证费,不知道这些科技大佬是会选择继续献媚,还是转弯自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计划可能适得其反,促使美国公司将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
(海报新闻编辑 姜晖 撰写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等)
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