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轻轻一扫鼎坤策略,屏幕点亮的不只是导航路线——7月8日,快递员王强通过前几天网点发放的“双流区新就业群体暖心卡”扫码,附近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暖心食堂、医疗服务、工会驿站等服务场所位置立刻清晰呈现。这张由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精心设计的小卡片,连同覆盖全区的“暖心地图”,正成为像王强这样的新就业群体在奔波路上的“贴心伴侣”和“掌上家园”。
\n指尖一点 服务到家:
\n六大功能精准赋能
\n今年以来,通过参加网点站点晨会、街面随机问候等方式,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捕捉到新就业群体“在路上”的职业特点与需求痛点,于6月底创新推出“双流区新就业群体暖心卡”及配套“双流区暖心地图”。仅一卡,整合了党员报到、就业服务、公服电话、医疗健康、应急安全、暖心地图等6项服务功能,可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工作区域附近“休息难、吃饭难、如厕难、充电难、医疗应急难”等实际问题。
\n其中,“暖心地图”精准标注了全区200余个服务点位——从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到“暖心食堂”、医疗服务站,一键扫码即可实现精准定位与导航。截至目前鼎坤策略,全区各行业部门、产业园区、镇(街道)发放“暖心卡”8000张,在新就业群体高频活动场所、线上等推广运用“暖心地图”1000余次。
\n对流动党员而言,“家”的归属感尤为珍贵。“我们这行经常居无定所,所以组织关系一直悬着,心里总感觉少了点啥。”有着6年党龄的外卖小哥小吴,近日通过扫码成功“归队”——他在租住房附近的东升街道三义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成了党员报到。“没想到通过这张小卡片找到了组织,觉得很有归属感,像有了根。”目前,已有29名像小吴这样的流动党员被纳入有效服务管理。
\n温情守护 纾困解难:
\n让服务跟着人走鼎坤策略
\n服务的生命力在于感知冷暖、回应诉求。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动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应急局及镇(街道),构建起风险防范与关爱服务的协同网络,同时指导镇(街道)依托“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常态化开展服务管理。“我们坚持‘服务跟着人走’的理念,把站点建到他们身边,把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通过面对面谈心交流60余人次,收集到新就业群体关于子女暑期照护、不熟悉服务场地等意见20余条,并推动解决困难问题8个。同时统筹区司法局、区卫健局、区文广体旅局、区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和工青妇组织资源,常态化开展新就业群体服务活动。
\n这份用心被具象化为40余期精心谋划的青少年暑期照护活动,新就业群体子女可优先纳入;更转化为“暖新驿站”里的一杯暖心热水、一次安心充电以及常态化开展的座谈交流与安全培训。
\n融入治理 传递新风:
\n从受益者到共建者
\n如何把服务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双流区把新就业群体统一纳入志愿者服务积分管理,引导其在服务区域所在社区报到。截至目前,已有40余名快递员与180余名网约车司机、60余名网约配送员报名参与“爱心送考”“爱心保供”等公益活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其中,在东升街道,由“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唐建担任支部书记的新就业群体党支部,更成为强化典型引领、凝聚服务力量的新堡垒。
\n“一卡一图,解决的是具体困难,传递的是城市温度,凝聚的是共建共享的合力。”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点出了“暖新”行动的真谛——当奔波的身影有了可依靠的港湾,城市运转的齿轮便注入了更坚实、更温暖的动能。
\n原标题:暖心卡+暖心地图 双流新就业群体有了“贴心伴侣”和“掌上家园”
\n\n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